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2006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2页
2019627
f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
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
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
20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3页
2019627
f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
相当于绝句中的“承”句。“承”首句“聚”意“同在京城”,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答案如下:“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09年山东卷)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4页
2019627
f诗歌表达技巧之篇章结构技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