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师往昔的勇敢和所建立的功劳写得酣畅淋漓,后三句连作一气写今日之孤独凄凉、消极无聊,犹如逐渐横移、放大的慢镜头,并最后停止下来,把人物的感情通过一种姿势在一瞬间里像造型艺术那样加以固定,让读者面对这最终形成的“闲凭栏杆望落晖”的定格而沉思回味,从今昔对比中见出封建统治者的赏罚不公、刻薄寡恩。再比如
刘长卿的《寻盛禅师兰若》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何处起人烟?山僧独在山
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这首作品在表现主人公由往昔的红颜少年到今日的白发老僧的对比时,借助了结构的一与多并举的手法:其第一、二、四句为一层意思,共同构成诗中主人公活动的背景,第三句单独为一层意思,是诗歌所要突出的重点。具体说来,第一句写本为行人之道的阡陌全被秋草黄花所覆盖,可见其已久无人迹;第二句意为此地除了禅师寺院则无处可见人烟;第四句说唯有饱经霜雪的古松见过禅师少年时的容貌,则寒松之下久无他人之迹亦甚明了。总之,这三句描绘了一个久无人迹的荒古之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中,诗人插入第三句,点明禅师独自一人由少至老的变化过程。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8页
2019627
f5、铺垫
铺垫是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
或高潮到来前作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
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比如杜牧的《山行》,描
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
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
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
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
用的。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
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
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
你的看法。
(2006江苏卷)
【分析】而我们要完成本题的这一问,就应调用
与“铺垫”相关的知识:本诗前六句,铺陈天涯流浪
之苦,恰恰是为了最后两句抒情做铺垫作者企盼
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平素朴实,
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9页
2019627
f6、伏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比如
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