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石龙镇松桂完小潘超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孔子曰:“人无信不立”。一个缺少诚信的人,难以立足于社会中,也交不了知心朋友,更无法成就自己的事业。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真诚、诚实,“信”就是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一定要做到。“诚信”它与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一样,是一切道德思想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诚信才能培育出诚实、讲信用、遵守公德的好学生。
然而,目前在一些小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着令人痛心的现象。比如:借同学钱不还;作业不完成时,找各种理由搪塞;做错事撒谎;不遵守交通规则;找腿疼的理由逃避体育课;对同学许下的承诺不实现;做事半途而废;上初中后,更是不断逃学,不务正业……
如何在校园里耕耘诚信的沃土,让诚信扎根孩子们的心灵里一、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诚信教育
小学生年纪小,年龄跨度大,这样构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不一、思维不同、意识差异。因此,在小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
1
f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互相衔接,相互连贯,达到系统化,以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在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宜”…为主;高年级以“不弄虚作假”,“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这样按不同年级,分层次进行不同要求、不同内容进行诚信教育,这样循序渐进,才能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课堂为主渠道,渗透诚信教育“各学科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学习学科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挥课堂教学这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师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诚信教育的渗透点,加强学科诚信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诚信教育。语文课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有关诚信的课文、描述有关诚信的词句找出来,认真朗读并加以分析理解。思品课可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音乐课上,可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中让学生受到熏陶。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