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达焘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22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380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欲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人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教师紧接着再趁热豹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脸。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接下来。教师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例如本人在初一“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阐迷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水存。一种民族自滚感和爱国热情旗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们此时热切盼望着我对具体的作品作进一步的分析,作为引导者我第二个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得以达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再下一步,本人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脸。得出结论。例如在欣赏分析中国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先启发学生确定每一种民歌类型的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和《赶牲灵》,学生倾听完我接着启发:“你们能听出它们是我国哪一种类型的民歌吗?”学生纷纷回答:“山歌广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疑间:‘伪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从而让学生自己确立了研究主题。我进一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引发他们研究讨论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活跃,我只是做启发引导:“想一想这两首山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