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及以上医院
205
246
市办医院
097
194
f指标分类
主要指标
2015年现状2020年目标
县办医院
056
075
其他公立医院
036
015
社会办医院
085
15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062
12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8
309
人员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287
386
042
083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058
300
医护比
1126
1125
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
1057
106
新县办综合性医院床位单体规模(张)

500
新建市办综合性医院床位单体规模(张)

800
新建省办综合性医院床位单体规模(张)

1000
注:1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不低于目标值)为约束性指标,其余为指导性指标;
2省办系安徽省举办,市办系设区市举办,县办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举办;
3本表2015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不包括疗养院、妇幼保健机构、专科院所及急救中心等机构的床位数。
第三章主要资源总体配置
第一节总体布局
一、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安徽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合肥市为创新类城市,既是
皖中医疗服务区,也是全省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二三级医
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本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加强
产科、儿科、慢性病等短缺资源配置,满足全市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坚持立
足本市、辐射全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医疗资源丰富、辐射能力强的优势,不断提升急危病
症、疑难重症等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设置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三级专科医
院,引导现有三级医院发展具有国际(内)领先医疗技术水平的临床专科,支持优势资源组
建医院集团,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为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推进本市医疗
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为全省提供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
以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空间布局为主线,统筹空间资源配置利用,对全市的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实行统一规划,推行一体化发展。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中心城区以外的开发区、新城
区和城乡结合地等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倾斜,沿二环线、绕城高速和环巢湖带(含滨湖地区)
的城市规划居民聚居区合理规划设置,重点向庐阳区大杨镇、瑶海区大兴镇、长丰县北城、
蜀山区小庙镇和南岗镇、空港经济示范区、新站区三十头镇和磨店乡、滨湖新区等区域规划
部署,形成“一个中心、二个环线、一个环带”的全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一个中心”即濉溪路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