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北路全椒路凤阳路屯溪路合作化南路合作化北路濉溪路内的区域,重点
依托省属医院和市属公立医院,打造若干代表国家先进水平或全国较高水平的专科专业,在
f临床学科、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二个环线”分别指二环路周边区域和绕城高速环带周边区域,以城市规划居民聚居区为重点,着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和水平;“一个环带”指环巢湖周边区域,规划建设特色医疗区,重点发展健康养老和医养结合体系。对重大事项的调整或变更,实施规划动态调整。
三、推进医疗服务共享鼓励公立医院面向全市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大力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动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建设,加强与医保等政策衔接,实现医疗资源有机结合、上下贯通。充分发挥我市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覆盖合肥都市圈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鼓励组建跨市医疗服务集团,加强都市圈内及其他合作区域间的联动协作。
第二节机构设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主要划分为省办医院、市办医院、县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医院);县级以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计生服务站、门诊部(所)、医务室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属地层级不同分为省办、市办、县办。
图1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总体设置
第三节床位配置
按照“强基层、扩优质、补短板”思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推动资源优
化调整,实现区域范围内资源共享,提高配置效率。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
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800张左右,其中医院编制床位数680张。在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
床位数原则上不超过530张,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0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20张预留。
表2合肥市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床位配置表
2015年
2020年
行政区域常住人口实有床位配置(张常住人口规划床位数配置(张
数(万人)数(张)每千人)数(万人)(张)每千人)
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
96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