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力转换和资源调整步
f伐,着力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提高效率,以绿色为核心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持续健康发展。
四、人民群众的健康新需求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目标
2015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75,城镇化率达704;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全市每年新增出生人口达9万人左右;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时有发生,慢性病仍是我市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和主要死因。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
化的发展和疾病谱变化,带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转变,迫切需要加快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第二章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
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
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政府、医保购买服务机制,满足人民群众
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健康需求导向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创建幸福家庭为导向,以
调整医疗卫生布局结构为主线,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根本,适度有序发展,科学合理
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
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合理、结构优化,规模数量适宜。充分发挥区域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提升区域医疗水
平,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
坚持公平效率统一的原则。优先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公平、公正,
努力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医疗、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
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第二节主要目标
大力建设健康合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体系完整、布局
合理、结构优化、密切协作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
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和人均预期寿
命稳步提升。
表1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素配置主要指标
指标分类
主要指标
2015年现状2020年目标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541
800
医院
479
680
床位公立医院
394
530
其中:省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