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病床使用率不到30。
3服务能力不足。2015年末,县域每千人执业医师(助理)数少于137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少于133人,无法有效支撑90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每千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和公共卫生人员分别为058人和042人,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07人和061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少、能力低、水平差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推进。
4辐射带动能力偏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定位仍需进一步明确,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尚未凸显,医疗卫生辐射带动能力亟需提高。省市各大医院的学科整体实力与技术水平不够突出,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体制尚不健全,全国知名的学科、专科和专业领军人才较少,市级医院优势临床专科不多,多元化办医格局需进一步加强。
5健康观念亟需转变。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尚未从根本上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公益性医院未能有效凸显公益性质,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现象,慢性病防治体系还不够完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仍需提升,医养结合和生育保健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亟需加强。
第三节形势和机遇一、健康中国战略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升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定位,拓宽了发展领域。市委、市政府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健康合肥建设,为我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新任务“十三五”时期是深化医改攻坚期,《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对全国、全省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动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为“十三五”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常态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快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