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现辖4个县、4个区、1个县级市、59个街道、81个乡镇,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9万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预计达860万人。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建立起由各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卫生服务资源逐年优化。2015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217个,其中:医院14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0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6个;卫生人员59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78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4351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559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479张。主要指标较“十二五”初期有显著提升和优化。
卫生服务总量不断提升。2010201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年总诊疗人次由22505万人次增至38651万人次,年均增长1435;年入院人数由6651万人增至1213万人,年均增长1648;年出院人数由6656万人增至1198万人,年均增长1600;病床平均使用率由7605增至8170,其中:政府办医院病床使用率从8154增至9436。
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我市人均寿命7656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48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0年的903‰降至2015年的638‰;孕产妇死亡率138710万,较2010年每10万人口减少1321人。
第二节主要问题虽然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协作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医疗服务中心地位不相适应,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定位有差距,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全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区,其中以庐阳区和蜀山区医疗资源最为密集,二环以内拥有全市80的综合医院。新城区、未来城区布局不足,城乡医疗服务资源数量、质量差距过大,现有的三级综合医院尤其是省属三级综合医院单体过大,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f2资源总量不足与利用率不高问题并存。2015年末,我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228人,比同为长三角副中心的杭州、南京分别低405和159;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人员数287人,比杭州、南京分别低318和32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床位、设备利用率不足,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只有51,社区卫生服务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