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的分析
作者:邱相彬胡水星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11期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全国掀起了热潮。然而,经历了8年的实践,曾经的燥热退却后,我们不禁要理性地审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因此,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阻碍了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出现的误区,我们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为了用而用,为了用得漂亮而用,为了教师用而用。
误区之一:为了用而用
从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开始,人们就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够给课程与教学带来变革。然而,人们有的时候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出现了信息技术崇拜潮。如很多教师其实并不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却只要有机会就应用信息技术。“为了用而用”已经成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大的误区。不用信息技术似乎就不能体现出先进的教育理念,不用信息技术似乎就不能算做一堂好课,甚至有些公开课评判时,认为不用信息技术就不能评奖。“为了用而用”导致目前的种种怪现象,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成为达成原有目标的障碍,得不偿失是最明显的后果。所以,教学中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以及盲目使用技术,将信息技术神化。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有用到信息技术的课堂才算是整合课。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应局限在哪一节课,而是融入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教师查找资源、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授课、考试、评价、教研等,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在有很多教师动辄用Flash制作课件,以替代有些演示实验,如有一位物理教师讲《波动》时,用计算机模拟各种横波和纵波,但就是不提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学生易接受的波的例子。整合是目的,而用何种工具或媒体整合,就要从实际出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