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防护的策略
作者:侯仲阳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小学体育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与智力为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生长发育特点、智力发展水平等,采用体育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等,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益于学生的教学活动。但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影响着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对体育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安全防护问题。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防护;策略【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2007001体育教学活动由于多发生在户外且场地开阔,再加上小学生爱玩、爱探险的天性,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教师稍不注意,可能学生就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安全,多方位考虑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减少、避免对学生的人身伤害。接下来,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防护问题展开策略探究。一、紧抓教学,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教师作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防护问题,保证学生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活动,一旦学生出现危险,方便教师及早发现问题并能尽快解决。但是,教师有时会在教学中放松警惕,认为此类项目比较温和,不伤人,适宜学生训练,从而放任学生自己玩耍、活动,导致学生突发意外时,教师手忙脚乱,没有心理准备,引起学生恐慌。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放松大意,要关注学生体育运动的全过程,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纠正问题,有效规避危险的发生。例如,教师开展长跑这一运动项目时,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时,要制定不同的长跑计划。教师针对小学二年级设计的是200米长跑,五、六年级则是400米长跑,并在学生长跑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加油鼓气,指导呼吸、步速等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长跑。学生长跑结束后,普遍没有因为运动强度、运动量大等问题出现什么不良反应,都或多或少得到了锻炼,有的学生还从长跑中获得了乐趣,自己每天坚持进行适量长跑,身体素质获得了极大的增强。这样,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训练计划,全程陪伴学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体育能力,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二、紧抓学生,培养学生主动避害意识体育活动的作用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师教授的对象同样是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