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买卖……,奴隶违反奴隶主的规定,就……”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4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为从它的内容来分析,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
47
f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汉
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教师简单介绍伊拉克当今局势,说明如今很不平静。
互动4:
1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那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
里?取的什么“经”?
2师明确:“西天”是指古印度,古代中国称之为天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境内东有恒河,西有印度河,印度的名称就起源于印度河,随着雅利安人的入
侵,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了国家,产生了等级制度。
3请同学们自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每个等级的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是什么?
(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
(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4)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分析讲解: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
四大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实质古印度的社
种姓吠舍自由民(平民)
会等级制度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
强调: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
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
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
影响。人们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互动5:
1教师讲解佛教产生的一个传说故事《王子成佛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2、学生结合教材,理解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早期教义、传播情况等
57
f3归纳学生回答的答案,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析佛教教义中
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
的能力。
4利用《佛教早期域外传播路线图》,回顾中国历史讲解佛教的传播情况:西
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修建佛教寺院。
【课堂小结】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
政治上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