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比例、自然增长率)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
第14页共93页
f讨论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展示材料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
阅读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填图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
A、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提示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
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绘图学生绘制良性循环图
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反馈练习:课课练810页课后作业:1、请大家交流收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由于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小论文。2、搜集有关亚洲各地区的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图片、资料。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
第15页共93页
f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学生自由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后反思:
第16页共93页
f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多样的地域文化(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1、让学生了解亚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2、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3、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4、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5、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
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