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加强与留守儿童和单亲子女交流谈心交朋友,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进一步加强生存
5
f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让留守儿童自尊、自立,让他们知法、守法。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并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⑥开展“八有”活动,即:班班有歌声、班班创环保、班班讲安全、班班讲诚信、班班读书报、班班有志愿者、班班办社团、班班荐明星,活跃班级文化氛围,提高班级战斗力,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班级集体。
三、立足学生,注重“悟”“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亮”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德育而言,即是“管是为了不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立足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在自主管理、自我感悟、自我约束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主体性德育活动。1、推行轮值班长制。08年秋季开始,面对着小学时的“班干部”在中学将大量落选,而那些从未担任过干部的学生更没有当干部的机会的现状。我们觉得这对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失落、是不公平的。孩子升入中学,应该是新希望的升起。我们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自信的心理体验?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得到的机会平等?如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如何让班主任从大量的细碎的常务工作中抽出精力,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和工作?这些思考促使我们尝试按号数让每个孩子轮流担任班长的做法轮值班长制。我们制定了值日班长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日记内容、管理方案。鼓励学生去施展才能,展现自我,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学生体会班委工作的艰辛,增强学生自律意识、集体意识,锻炼学生协调,合作能力,初步树立我是班级的主人,班荣我荣的思想。2、成立学生文明劝导队。把日常德育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文明劝导队,对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督促、劝导,进一步
6
f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自治网络;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推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制定班级公约”、“名言佳句征集”、“班徽设计”、“班级德育环境评比”、“我最喜欢的一句同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