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中心小学
黄永红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和思考的作业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是应该具备上述特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的作业几乎是:
1、作业量大,应试色彩浓厚。
2、内容陈旧,精心设计的少。
3、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
4、主张统一,忽视个别差异。
5、强调本位,不讲学科整合。因此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与课改精神相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陪练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一、分层次设置作业《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增加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1、设计“套餐”型的作业。
f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我一般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生可选B,稍差生可选A。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例如:我在教学了圆柱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A、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6厘米,做这个圆柱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56厘米,高为6厘米,做这个圆柱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C、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为1256厘米,做这个圆柱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2、设计“多味”型的作业。
根据学生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