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孙家晋曾说过,“西文像树上分出枝桠,中文如铜钿串在一起。”印欧语言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有人称之为线性的语言,其句法以主谓结构为中轴线;如果有宾语或补语成分,可在主线上延伸;定语及状语成分则以枝桠的形式构成分支线,并通过关联词与主轴线相接。这种树状结构由于主谓结构形成了对“全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性结构主轴”(刘宓庆,1990),因而各支的脉路都一目了然,枝枝桠桠都必有归宿。如果把句的结构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彼此关联、相得益彰,构成了密密挨挨的树林。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Fowler把汉语描述成流水型环性的语言:“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象,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这些规律规范着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各种关系”(转引自连淑能,199345)汉语句子以主题为统率进行铺排,。“话题说明”(topiccomme
t)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组合自由,无主句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句与分句之间、句与句之间少见逻辑关系词。从语法来看,汉语语法具有典型的“隐含”covert
ess特点,表现为句子中词汇的词性同词的外形没有必然联系,词27郭沫若:好的翻译等于创作鲁迅: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f2009秋季学期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语的语法功能不清晰,没有明显的语义标记词,而英语语法具有明显的“外显性”overt
ess,具体体现在词性同词的外形密切相关,因此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很直观,句子中有明显的语义标记。(NoteRogerFowler19391999isaworldre
ow
eda
dlo
gservi
gBritishLi
guista
dprofessorofE
glisha
dLi
guisticsattheU
iversityofEastA
gliaHeiswellk
ow
forhisworksi
Stylistics)六、中国翻译简史陈福康在其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清干隆初年《番清说》为止(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