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改变原有用地审批权限的前提下,可以地(市)为单位分段呈报国务院批准用地。3、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及时办理先行用地。(1)通过部用地预审的能源、交通、水利水电、军事国防等建设项目桥梁、隧道、特殊地基处理等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可以申请办理先行用地。(2)保障扩大内需用地:按照部《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37号),以下用地可以申请办理先行用地:Ⅰ新增中央投资计划建设项目的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以及有工期要求或受季节影响急需开工工程的用地;Ⅱ依法须由国务院批准用地的地方批准(核准)建设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三是先论证,即提前做好建设项目用地论证。1、对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求:要对报国务院批准的用地严格审查把关,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实地踏勘和专家论证工作。体现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用地。2、部开展论证范围:(1)依法须由国务院批准的地方批准(核准)建设项目,公路、铁路、管道等线性工程申请占用基本农田超过100公顷、面(块)状工程申请占用基本农田超过70公顷的用地;(2)通过部用地预审需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建设项目,因设计方案调整等原因用地报批规模超出预审控制规模10的。3、申请用地论证阶段:在项目初步设计论证阶段,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向部提出申请,提前开展用地论证工作。四是减报件,即简化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1、在优化审查报批程序的基础上,简化报国务院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部审查材料,从35件减少到10件。简化后纸质材料6件,电子数据4件。2、规范建设项目先行用地申报要求。纸质材料5件,电子数据1件。3、为加强建设用地监管,增加建设项目用地补充耕地地块边界拐点坐标和补划基本农田地块边界拐点坐标。
8
f五是定责任,即明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用地审查责任。1、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承担建设项目用地的基础性审查,对审查情况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1)受理建设用地申请,审查申请用地条件;(2)核实申请用地的权属、地类和面积;(3)履行征地报批前告知、确认、听证程序;(4)组织报件,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审查情况。2、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质性审查,对审查内容和结论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负责。审查内容主要包括:(1)用地规划计划和预审意见落实情况: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