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废格诏令:搁置黄帝诏令,拒不执行不敬、大不敬:失人臣之礼阑入,失阑祝诅,巫蛊22危害专制集权左官罪阿党附益罪出界罪酎金罪23官吏犯罪沈命罪、见知故纵罪3刑罚的主要原则(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上请,亲亲得相守匿,恤刑)................................31上请:汉代受儒家“礼有等差”思想的影响而确立的官僚贵族犯罪案件的减免刑罚的制度;所谓“上请”,即官僚贵族犯罪以后,司法机关不得随意审理和处分,必须上报中央,由廷尉请示皇帝,根据犯罪者的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及其与皇室的亲疏关系,决定给与减免刑罚的宽宥处理。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之一。3.2亲亲得相守匿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不负刑事责任。汉代首匿的范围“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祖父母和孙子女之间可以首匿)33恤刑对象:老幼,妇女,侏儒,宽宥刑罚唐代扩大了容隐首匿的范围。4文景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内容:文帝改“黑京”刑为髡钳城旦舂,鼻刑为笞三百,斩左趾为笞五百,斩右趾为弃市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景帝减少了笞刑的数量,分别减少至
f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纲要
笞两百和笞一百,并改革刑具,行刑时不得换人。意义:意义深远的刑制改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向,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宫刑的保留。5其他可能涉及的录囚:自汉代开始一直持续代明清的一种体现慎刑精神的审判制度。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或其他官员对在押囚犯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或司法人员的司法审判活动的制度。春秋决狱:始于西汉中期延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审判制度。其特点是抛开法律,直接引用儒家经典著作或依据儒家思想,判断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并作出判决。春秋决狱强调“原心定罪”。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是对法制的破坏。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律:曹魏律,晋律,北齐律的特点;张杜律......................张杜律:即经张斐,杜预注解的《晋律》。由于晋律言辞简约,实施中难免产生歧义,律学家张、杜分别为律作注,总结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的经验。经晋武帝批准颁行天下,具有同晋律同等的法律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