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周,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中国法制史课程,本着少关慎挂的原则,特开辟此贴。就法律史的复习方向、范围、以及重点作出界定,同时,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第一条本帖所说的重点章节,是指在中国法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任课老师花大力气罗嗦的章节,包括以下几章: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第二条本帖所说的重点段落,是指涉及到具体制度,有特色的,任课老师不停唠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活动、刑制、刑事原则、司法制度。第三条本贴所说的重点章节与重点段落的重合部分属于极其重要的章节段落,例如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等。在重点章节、重点段落之外的部分仍然属于考试范围,是否复习到,看各自人品。第四条以上三条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本复习专题代表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法理教研室中国法制史专业权威发布。其他复习范围与本专题相抵触者,以本专题为准。
f附则:第一条中国法制史思考题: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途径与主要特点。2简述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3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4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各家的法律思想。5简述《法经》的内容、特征与地位。6简述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7秦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8简述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经历的发展阶段及其变化原因。9简述汉朝录囚制度及其意义。10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律典体例的变化。11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2唐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13唐律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f14宋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15宋朝司法制度有哪些主要变化。16简述元朝司法制度的主要特征。17明朝的司法审判制度有哪些发展?18简述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第二条名词解释1明德慎罚;九刑;七出三不去;五听。2铸刑书。3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公室告、非公室告。4约法省刑;九章律;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举劾;录囚;春秋决狱。5纳礼入律;律令分修;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留养;重罪十条。6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名例律;同居相容隐;私罪、公罪;三司推事(三司会审)。7编敕;条法事类;编管;安置;典卖;立继、命继;务限法(婚田入务);鞫谳分司;翻异别勘。8大诰;九卿圆审;朝审;热审;大审;秋审。
f第三条考试基本题型包括:1填空题,十小题,每题一分,共十分。2单项选择题,十小题,每题一分,共十分。3多项选择题,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