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完美的至高无上的无人可替代。学生对老师也是一恭恭敬敬的,一切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授”与“受”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交流,彼此的心灵是封闭的,感情是隔阂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师生间彼此接纳,彼此沟通,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教师对待学生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教师,乐于向教师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和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同时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会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师生间的“对话”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强师生间“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1、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对话”双方应没有贵贱、高下、大小之分。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里话。老师偶尔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个别音读错了,个别机灵的孩子发现了,立刻指了出来,这种情况相信不少老师都曾经遇过。身为老师的我们应怎样处理呢?不用掩饰,不用找借口,就直接虚心接受孩子们的教育。因为这是我的经验所得,学生说我“坦诚,值得信任,没有臭架子。”另外,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能行”。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总希望他们能踊跃表现,但就有一部分胆小的学生迟迟未把手儿举起来,有的被我叫起却难开金口。为此,我常鼓励他们不用担心会出丑,发言一定要响亮清晰,老师才知道你有无错误的地方,才会针对这点来纠正你,以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总是先让大胆的孩子上去示范,从而带动其他孩子。有一次,我刚教完生字,就叫了位出众的学生来当小老师。他响亮的声音,准确的发音吸引了所有的学生,接着又点了名积极性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