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化和完善。为此,要加强考核者的教育,把考核的有关规定和措施作为考核者任职学习的主要内容;把考核工作列入考核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范畴中,从机制和制度的高度来加强他们对考核工作的领导。同时,公务员要不断提高对考核的认识,切实确立一种考核的理念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以德为先”的理念和全面考核、突出绩效的理念,以此保证考核目的的有效实现。
第二,建立多样化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方法,力求客观、公正、民主、公开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保证考核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实行“三结合”的方法对公务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首先,坚持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既要做到以领导考核为主,体现行政首长负责制,提高考核效率又要走群众路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侧面的考察,对公务员做出全面评价,要注意杜绝领导个人说了算或极端民主化的倾向,增加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其次,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要认真实行公务员工作纪实手册制度和工作日报制度,详细记载公务员平时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真正做到考之有据。最后,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在进行考核时,可以参照其他国家记分考核方法,将德、能、勤、绩几个指标都进行量化,分解为若干要素,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和权数,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层次职位各要素的等级标准和分数线,加总即得出某一职位的公务员的分数,对照相应的等级标准,即可得出被考人的等次。对于公务员的思想、动机、信念、价值和态度等不能量化的要素仍采用定性的方法考评,采用先分项评分,后综合评语,这样就能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及其科学性,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第三,建立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体系,实行分级分类考核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对公务员的要求日趋提高,考核的内容也日益增多,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德、能、勤、绩,甚至于廉等各个方面。在实际的考核中,考核标准是考核工作的主要评价依据,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考核工作的成败。
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这是制定考核标准的直接依据。其次,要增强现行考核标准的针对性,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要求制定适于不同层级公务员的考核标准,特别要符合职位职责要求。再次,要根据公务员管理权限不同,实行分级分类考核。6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应当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职务性质和业务要求,依层次的不同而有所
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