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四)中小学班集体活动的类型根据活动的时间分布:1、日常性班级活动:晨会与班会;值勤;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2、阶段性班级活动:工作型活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型活动;
(五)中小学课外活动特点:1、灵活性;2、综合性;3、实践性;4、自主性。基本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
假日活动。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二、班主任工作我国的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奏定学堂章程)
中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1了解学生;(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一般分为: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
(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先进生的教育和后进生的教育;5班会活动(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学校领导、班委会、少先队、家庭、社会;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学期计划(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
施;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月或周计划、具体的活动计划;
第十一章: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三要义: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灵魂);二,素质教育的概念: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宗旨是提高民族素质。三、创新教育:
(一)本质: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意识,培养他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的能力。
(二)任务:1、创新人格;2、创新思维;3、创新技能。
10
f(三)基本属性:1、普遍性;2、综合性;3、革命性。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教育性;4、理论联系实际;(二)研究方法P1481、实验法;2、测验法(标准化测验);3、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4、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5、个案研究法;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P150(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1924年,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2、1963年,潘菽出版《教育心理学》(1980年正式出版),反应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二)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行为派由桑代克首创,认知派起源于德国格
式塔心理学)1、初创时期: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