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司马光将人分为四种: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有品位的人,其才足以促成善良。而高才低品之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其才恰为他的为非作歹“虎而翼”,兴大风作大浪,比谁都历害。智
f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司马光此论意在告诫领导者,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愚人顶多办事不力,小人则力足以亡家灭国。慈禧太后就曾当着袁世凯的面,说过同样的话。可是清末那个乱局,也只有袁大头能够收拾得了,或者说他羽翼已成,最终是连江山都收拾到他的屁股底下去了。所以唐朝的李,临终前交代後事,警告弟弟,如果发现子弟中有品行不良者,先拉出去杖毙再说,免得遗祸全族。官吏是国家统治的具体实施者,权力大,责任重,关乎国家百姓命运,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才能,但首先必需官德好,否则其才越大其害越大,所以说官职“授有德则国安”(《管子》),授无德则国乱,“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汉王符《潜夫论》)。秦朝在选拔考察官员时,最主要是两条,除了明悉法律令,第一条就是讲道德,秦简《为吏之道》规定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将其概括为“五善”“五失”五善是: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五失”是:夸以世,即防止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即防止好大喜工,不实事求是;擅制割,即防止自做主张,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即防止犯上做乱,目无法纪;贼士而贵贝货,即防止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凡做到“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予以升迁授爵;如有一失或多换者,予以削爵,降职,罚货,罢官直至处于死刑。“五善”“五失”是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主要标准。、到汉代伴随着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礼义道德教化也被置于治国的首位对官吏的道德素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朝选官的主要途径是察举制其法定的主要标准为“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光禄四行”为“质朴、敦厚、逊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