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而且常常一些细节上体现出来。以笔者的化学课堂为例,每堂课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正确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还应兼顾对小组成员的友善和理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能力。讨论完成后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发言人员的音量必须让其他同学听清楚,而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并作好记录,从细节中体现尊重他人。(三)行为养成行为养成方面要着眼于让学生养成文明良好的习惯、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乐观豁达的性格、提升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行为养成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以化学实验课为例,当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时,教师应留心观察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有的同学毛毛躁躁,有的同学总是喜欢叽叽喳喳,有的同学没有按照要求预习,搞不清实验步骤,有的同学只在旁边看着不能融入小组合作中等等,课后再找机会与学生及时沟通。(四)人格品质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有:自尊自爱、独立自强、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的心理品质;自信坚毅、乐观通达、积极进取、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分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人格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人格品质的培养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处理各种意外状况时,教师应沉着冷静,展现教师智慧和基本素养。例如,做化学的演示实验时,看不到预想中的实验现象是有可能的,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强迫学生生搬硬套课本上的
2
f标准答案。同时,要抓住机会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可能的原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自然科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二、学科德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一)深挖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内容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不进行品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但,学科德育不是简单的“学科德育”,学科教学本来应该具有学科育人功能,而学科德育是学科育人的核心部分。学科德育是通过学科教学的内在而自然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将德育于学科教学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深挖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内容,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内容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体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