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下面两图分别为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和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f2.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C.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3.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的是
A.①
B.②C.③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4~5题。
D.④
4.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区时为。A.12月22日6时B.6月22日18时
C.6月22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5.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之间B.0°向东至180°之间
C.160°W向东至20°E之间D.0°向东至160°E之间
6.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吸收太阳辐射强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
C.云层逆辐射弱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强
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空气环流的是
8.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B.全球有六个气压带、六个风带C.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D.在北纬30°附近常有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相遇形成的锋面
f9.有关冷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雨区在锋线前
B.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天气
C.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晴朗D.锋面多出现在高压脊区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
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10~11题。
10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下
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31°2′E海拔5m)
月份
1
23456789101112
平均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