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读书报告林尚立教授的《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这本书从政治学的视角,探索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形成、发展、危机、病变、复原和转型的发展逻辑,考察当代中国政治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在这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总体态势和基本特征,并预示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主要从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制度架构中的议行合一和党政关系以及高度集权的代价和民主的成长谈谈我的感触。一、中国的议行合一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1议行合一是针对三权分立二提出的,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公社不应该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这就是说,要把立法的职能和执行法律的职能在选出的人民代表身上结合起来,即议行合一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要求“把一切政治权力集中于人民代议机关之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种人民主权的原则,决定了选择议行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这是比三权分立更为进步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马克思的议行合一的思想和理论中,议行合一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方向是:权力集中,职能分化。我认为,这是议行合一较三权分立原则比较进步的地方,对国家权力做必要的划分,不是对权力本身的肢解,而是对国家职能的划分,这种划分更加便于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的日常事务,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因此,只要我们对马克思议行合一理论有全面、科学的认识,议
f行合一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值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权建设中,一开始就反对三权分立,并一直坚持实行议行合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权分立的态度和认识有两种:一是认为三权分立是一种骗人的制度;二是认为三权分立属西方的民主,我们不实行这样的制度,但不反对西方实行。我觉得第二种认识还是比较客观的,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三权分立的功能来看,在国家生活中,它大体发挥了以下几种功能:区分功能、平衡功能、制约功能、补救功能。三权分立学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历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在政治体制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实行政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不搞三权分立,但可以吸收其合理的因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