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年前存在巨大的反差。在以往两个周期中,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就会步入熊市,一旦股票市场开始走牛,房地产市场就会衰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牛熊转换在时间上几乎是相当吻合的,也就是前面提过的“跷跷板效应”明显。而2005年下半年开始,股市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二者同时呈现繁荣或回升的局面。
二、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关系呈阶段性变动的原因
12001~2005年间中国股价与房价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的原因。(1)股票市场难以形成财富效应。只有能够带来长期稳定红利收入的股票才被视作长期资产,这部分财富变化将对消费产生影响。作为短期投资,股票买卖的价差所带来的收益由于股价的频繁波动而被视作暂时性收入。只有被预期到的部分才有可能对消费产生影响。在这个时期的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有限。一方面,直接财富效应由于股票投资在财产中占比小,分红少的原因,对房地产消费影响有限。1993年至2003年期间上市公司平均分红比例359,即有60以上的上市公司不分红。因此,居民股市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占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难以形成直接财富效应,推动房地产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股权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资产价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股票投资者大多以短线投资为主,股价的频繁波动带来的收益被视作暂时性收入,对作为重大消费的房地产消费很难产生影响。股票市场的长期低迷与宏观经济持续高涨形成强烈反差,无法成为宏观经济的先导指标,这使得股价变动对住宅消费的间接财富效应也十分不明显。二者综合作用,中国股票市场对总消费(包括住宅消费)的财富效应十分薄弱。
(2)股票相对收益下降,投资渠道的匮乏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在此期间我国房地产价格剧烈上涨并引发了种种非理性投资行为,极大地强化了股票与房地产之间的替代效应。2001年之后,中国股票价格持续下跌,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难以形成回涨止跌的预期。在股票市场上形成了资金大量撤离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投资收益率不断上升,但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从股票市场撤离的资金大量流向了相对收益率高的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而房地产相对收益的持续增加,又会继续吸引资金从股市流入,从而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并引发新一轮的资金流动。
22005年以来股价与房价正相关原因分析。2005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和流动性过剩成为市场效应作用的新背景。一是股权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