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107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性。
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体现出评价体系灵活性的特点。
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111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评与他评。
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会认知。
11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16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117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18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119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120教师的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121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f122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确定并予以保障。
123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30日内,作出处理。
12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126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
127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8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12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30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