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诗人继承汉乐府民歌的时代精神。2、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
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3、作品反映了丰富的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
良传统。“建安风骨”对后世影响巨大,如唐陈子昂进行诗歌革新时,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4、代表作家有“三曹”、“建安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1、正始时期,玄学兴起,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家“竹林七贤”。2、竹林七贤是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各有
不同,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太康文学1、晋太康时期,士族文人原远离社会和人民,他们的创作缺乏现实的内容,只能追求形式的华美。2、以潘岳、陆机、陆云、张载、张协、张亢为代表。
左思风力1、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2、左思是西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与当时华丽的诗风迥然不同。3、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咏史诗笔力矫健,情调高昂,气势充沛,具有浪漫主义的特
色。《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是“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
游仙诗1、是西晋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2、游仙诗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正格的游仙诗,一种是借游仙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郭璞的游仙诗借游仙
以咏怀,有一定的现实内容。其游仙诗的另一特色是富于形象性。《诗品》说他的诗“彪炳可玩”。
永明体1、齐永明年间形成的诗体,又叫新体诗。2、这种诗将诗歌韵律与晋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相结合,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其特点是力求平仄协调,音韵铿
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3、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它的出现,反映了诗歌从比较自由发展到讲究格律的必然趋势。4、代表作家有沈约、谢、王融、江淹等。
宫体诗1、是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形成的一种诗风。2、内容上大多描绘闺情声色,满足君主贵族荒淫享乐的要求。风格流丽轻艳。3、梁简文帝萧纲是倡导者,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可以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吴歌1、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的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2、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集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