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问能力的教学策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按以下四个阶段发展:敢于独立提出问题简单模仿提出问题认真思考提出问题创新猜测提出问题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及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发展阶段,我们知道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一)创造质疑环境,培养质疑精神1、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高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笔者就告诉学生:上历史课是轻松愉快的,有什么想法可随时提出,老师喜
f欢那些能提出问题甚至指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充满信任,充满情感的谈话式话语,如“没关系”,“大胆讲”,“你的见解很独特!”等,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比如,摸摸头、拉拉手等,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2、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初高衔接,高一新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承认并接纳他们不同的认知特点、思想观点、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而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还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任何一个哪怕是低级幼稚的问题,挖掘其问题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制止学生中的冷嘲热讽行为。对学生提出的一些不合常理、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更应保护其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便能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发问。3、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1)教师示范,使学生勇于提问当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