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历史感兴趣;
53的学生认为提问对学好历史,提高历史成绩有好处;55的学生出于好奇心,喜欢思考,有问题就想弄明白;98的学生源于教师的鼓励;167的学生源于同伴的影响;98的学生源于家长的鼓励。可见,促进学生多提问的主要因素有:对历史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也有迫于考试的压力,想提高历史成绩。这就启发教师,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历史兴趣不失为一个好策略。进一步调查表明,学生在上课时不喜欢提问的主要原因是:833%的同学特别紧张说不出话来,536%的同学怕同学们嘲笑,476%的同学怕老师说“你什么都不懂”,5238%的同学不知怎么问,179%的
f同学怕老师不回答,714%的同学怕老师说不应该问这种问题,1772%的同学没有机会问。从以上数据可知,由于在初中长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使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不会问问题,也即学生的提问能力太差。教师没有鼓励学生提问的意识,上课没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使得学生不太有机会提问。此外,当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和教师比起来,学生更喜欢和同学讨论,学生感觉教师比较严肃,而且担心如果问的不好会被教师责怪,也担心当众提问会引起同学的嘲笑,这限制了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生一生”提问模式即学生向同学提问的模式是学生主要的一种提问模式,而“生一师”提问模式即学生向老师提问的模式则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二、概念界定教育心理学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这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总是和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联结在一起。历史问题意识则表现为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常意识到一些和自身认知相冲突的、带有疑点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主动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问、质疑和阐述自我观点的心理活动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在平时学练中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把这种心理活动的问题性思维品质称为历史问题意识。提问ProblemPosi
g,又称为问题提出指个体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并自觉的提出问题的活动。所谓质疑就是提出问题。质疑是经过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历史教学中的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为了巩固知识的掌握、探索未知领域或监控学习过程,在联系自身己有知识经验和当时学习情境的基础上,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通过一定的认知努力而自觉提出提出高质量的历史问题的能力。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