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正确那就不用说了,直接照办就是。如果不正确的话,也大可不必在回复中冷嘲热讽,心平气和的说明白就是了。大家都是青年人,血气方刚,被人拍了当然不爽,被人错拍了就更不爽了。尤其是一些名门正派里的弟子,看到一审结果是major而不是mi
or本来就已经很不爽了,难得抓住审稿人的尾巴,恨不得拖出来打死。有次审稿,一个审稿人给的意见是增加两篇参考文献(估计也就是审稿人自己的文章啦),结果作者在回复中写到,maki
garefere
ceis
otcharity!看到之后我当时就笑喷了,可以想象审稿人得被噎成什么样。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篇稿子理所当然的被拒了,虽然后来经编辑调解改成了majorrevisio
,但毕竟耽误的是作者自己的时间不是?r
r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argue的分寸。所谓修改就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修改和补充,所谓argue就是在回复信中对审稿人的答复。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审稿人argue。对于语法、拼写错误、某些词汇的更换、对某些公式和图表做进一步解释等相对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据审稿意见照做。而对于新意不足、创新性不够这类根本没法改的,还有诸如跟算法A,B,C,D做比较,补充大量实验等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要有理有据的argue。在Argue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审稿人说的很对,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点是blablabla,跟他说的不是一回事。然后为了表示对审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这方面的discussio
,这样既照顾到了审稿人的面子,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r
r
第四,聪明的掌握修改时间。拿到审稿意见,如果是mi
or,意见只有寥寥数行,那当然会情不自禁的一蹴而就,一天甚至几小时搞定修改稿。这时候,问题在于要不要马上投回去了?我的意见是放一放,多看一看,两个星期之后再投出去。这样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过望而没能及时检查出的小毛病,还不会让编辑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结果是major,建议至少放一个月再投出去,显得比较郑重。r
r
上面是一些一般性的答复审稿人的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还需要大家见仁见智。下面谈谈答复信的写法。r
r
写答复信的唯一目的是让编辑和审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做了哪些修改。因此,所有的格式和写法都要围绕这一目的。一般来说可以把答复信分成三部分,即ListofActio
sRespo
sestoEditorRespo
sestoReviewers。第一部分ListofActio
s的作用是简明扼要的列出所有修改的条目,让编辑和审稿人在第一时间对修改量有个概念,同时它还充当着修改目录的作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