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2017)
万里王云王庚邓小明江伟罗艳岳云徐旭仲(执笔人)唐帅董海龙熊利泽薛张纲(负责人)
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f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2.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4.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I或Ⅱ级患者。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1.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2.ASA健康状况分级为V级的患者。3.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一)评估镇静水平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AS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1轻度镇静(mi
imalsedatio
)(以往称抗焦虑):药物引起的该状态时,患者对口头指令可做出正常反应,虽然认知功能和身体协
f调能力可能受损,但气道反射、通气和心血管功能不受影响。2中度镇静镇痛(mo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