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校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形成具有实践背景的师资力量,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任务。
通过聘请企业界实践丰富的工程师、企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教师教学和研究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在行业及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和学生指导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和本科生毕业设计。
三、基地的实习内容和评价方式
1从大一到大四,安排多层次课程体系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具有针对性。大一的学生对专业了解较少,通过抽样调查,一般只有5左右的同学对工程管理有基本了解,在大一阶段安排认识实习,带领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工程项目,掌握建筑的三要素,了解建筑的构成;大二阶段,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工程施工技术和结构的学习当中,通过学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有了基本的积累,开展课程实践和施工实习,可通过在基地实践操作来印证书本上的理论;大三阶段,已经完成专业基础、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进入到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安排专业见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建程序,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如何利用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等依据来达到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目标;大四阶段,所有的专业理论和阶段实习都已完成,安排综合实习进行模拟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实践,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基础。
2实践教育的形式多元化
每学期组织两批学生50人次到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专业见习以及施工实习活动,实习周期为1周;每学年有12名企业的行业专家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与本校的教师一起负责指导。安排学生进入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有认识实习、建筑施工图设计、钢筋混凝土整体楼盖设计、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与模拟制作、测量实习、砌筑与抹灰工种操作实训、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程计价软件应用、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钢筋工职业技能训练、测量放线强化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3评价体系力求真实和公平客观
由基地教师团队根据基地的特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实践教育课程和任务,培养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校外基地采用共同考评机制,强调过程考核,由资深教授和行业专家组成5人评价小组,分阶段考评,注重实际操作,比如绑扎钢筋、砌砖和抹灰等工艺。按照权重得出综合成绩,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成果质量。在校外基地设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就业指导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