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教学工作。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定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课程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管理、教材管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一系列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指导文件,以此引导和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建立教学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报告学校教学工作状态,通报教学过程中查课、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期中期末检查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坚持和发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组织中的指导性作用,严格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学常规为抓手,认真落实“两张表、三种计划、六个环节”。(三)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构建了高质量的教学平台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面向地方、发挥优势、凸显特色、提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学校加快了专业建设的步伐,本科专业从2000年的10个发展到目前的37个,涉及经济学等8大学科门类。评选了6个校级本科品牌专业,其中4个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立项
3
f建设。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几年的重点扶持建设,已建成5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校级精品课程。每学期能开出140余门公共选修课程。学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教材必须选用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推荐的重点教材或获奖教材。制定了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每年拨专款扶持建设。2000年以来,由我校教师主编(含副主编)和参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7部,其中《书写教程》被教育部评为教师教育专业优秀教学资源。在已立项资助38部自编教材中,已出版21部。实验室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几年来,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先后投入35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新增了部分专业实验室,补充和更新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化学、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等已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正在立项建设。学校组建了中国文学教育、当代教育学、电子设计系列课程、基础化学实验和园艺本科品牌专业等5个校级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了教学合作机制,开发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根据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近年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