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三)教师养成逐渐树立了问题及课题的研究思路,提高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一)理论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有关自学能力培养的理论及实验做法。(二)问卷调查法:针对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调查学生喜欢的程度。针对试验过程,随时做出调控。(三)个案研究法:针对个别失败的前置性作业的设置,究其原因,采取措施。(四)实验总结法:对实验中的得失及时的进行过程性总结,(课题三次阶段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开展课题。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申报课题,确定研究思路,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2、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2月)开展实验,深入探讨,不断总结,撰写论文。
f3、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7月)资料搜集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和发表论文、撰写结题报告。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具体做法1、教师层面(1)首先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上明确教学实验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在建构主义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进一步明确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2)、教师做到精心备课、深挖教材,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不同年级,对前置性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2、学生出现问题(1)学生对前置性作业不够重视。2不能深入地进行研究,浮于表层。3、分析改进措施我们召开课题研究会针对这种现状,结合具体的前置性作业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案例设计,查明原因:一是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太过具体,没有研究的价值;二是问题范围较广;学生无从下手。如何是前置性作业浅入深出,更具有研究的价值?结合实例,针对前置性作业“真分数和假分数”问题过于具体不利于引发学生思考的现状,我们对前置性作业提出本着简单、低入、开放的原则,更应针对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做到趣味性、可操作性;高年级具有可探究性。这样便于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二)课题研究第二、三阶段具体做法1、针对学生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分析在实验的第二阶段,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严重性。在进一步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既有教师的个人因素,如:教师新课改理念把握不到位,课堂出现低效的状况;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明确,往往以最高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一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人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