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INR控制不佳;(3)合并用药,如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4)损伤性酒精摄入。(新推荐,基于低到高等质量的观察性研究证据和GDG经验与意见)
3权衡抗凝治疗的获益与风险:(1)大多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获益吵过出血风险;(2)对于出血风险率增加的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并不总是大于出血风险,因此,密切监测患者出血风险非常重要。(新推荐,基于GDG经验与意见)
4不能仅仅因为患者存在跌倒风险,而停止抗凝治疗。(新推荐,基于GDG经验与意见)
五、预防卒中的药物治疗
新指南强调,应首先识别不应该接受抗凝治疗的低危患者,然后剩余的患者考虑抗凝治疗,并评估出血风险。
抗凝药物包括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如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根据个体NICE评估选择)和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注意事项如下:
1低于65岁的房颤患者,除性别以外无其他危险因素,不进行卒中预防治疗;即,男性CHA2DS2VASc为0分,女性为1分。(新推荐,基于极低到高质量的RCT证据、轻度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局部适用性的经济学分析、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适用性的原始经济学分析和GDG经验与意见)
2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男性房颤患者,考虑进行抗凝治疗,注意评估出血风险。(新推荐,基于极低到高质量的RCT证据、轻度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局部适用性的经济学分析、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适用性的原始经济学分析和GDG经验与意见)
f3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考虑进行抗凝治疗,注意评估出血事件风险。(新推荐,基于低到高质量的RCT证据、轻度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局部适用性的经济学分析、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适用性的原始经济学分析和GDG经验与意见)
4与患者讨论抗凝选择,基于患者临床特征和偏好制定方案。(新推荐,基于GDG经验与意见)
5不推荐阿司匹林单药用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新推荐,基于极低到高质量的RCT证据、轻度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局部适用性的经济学分析、潜在严重局限性及直接适用性的原始经济学分析和GDG经验与意见)
六、维生素K拮抗剂抗凝治疗效果评估
对于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应进行抗凝效果评估。
1每次随访时计算患者治疗窗内时间(TTR)。计算TTR时注意:(1)使用经过验证的测量方法,如Rose
daal方法等,进行计算机辅助药物定量,或在测试范围内人工药物定量;(2)排除治疗前6周的检测数据;(3)计算TTR至少需要6个月的稳定期数据。(新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