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最迫切的事情办起,从群众最有条件做的项目实施起。r
(二)发展目标r
坚持以“产业富村、基础固村、生态护村、科技兴村、和谐建村、党建领村”的发展思路,以“四村”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为主要目标,以“十个有”(人均有一亩基本农田地、有一亩经济林果;户有一院安居房、有洁净能源和安全饮用水,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有产业化合作组织、有学校及卫生室、文化室,有进村入户硬板路、有团结务实的好班子、有科学民主的好制度)为具体建设内容;发展壮大粮食、烤烟、畜牧、林果产业等产业;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63元,村内道路硬化率100,农户安全饮用水达96以上,农户清洁能源≥90。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农民对管理民主满意率达90,村庄绿化率达60,把太平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管理民主的县内典型示范村。r
四、规划布局r
(一)产业发展规划r
按照“有利于生产、集约化发展、基地化建设”的原则,太平村的第一产业以粮食生产、畜禽养殖业、烤烟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个私经营、劳务输出和其它家庭副业为主。结合太平村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现状,根据村庄布局和耕地分布情况,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将产业布局规划为粮食种植区、畜牧养殖区、烤烟种植区、经济林木绿化带。各产业小区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局部规划和安排,形成全村一盘棋但又相对独立、局部交叉、立体分布的行政村整体产业发展规划。粮食种植以农田为主;畜牧养殖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主要建设配套的能繁母猪群和建设人工接精网点;经济林果、烤烟、种植以山坡地为主,将山坡地梯次划分成不同的产业带;经济林木绿化带以庭院、河堤、村寨道路两旁为主;r
(二)村庄布局规划r
结合太平村各自然村农田和民居相互交错的地理状况,立足于现有村庄布局基础,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坚持“集约发展、功能配套、方便生活、宜于生产”的原则,将各自然村的村庄分别规划为农业产业区、居民生活区、住宅规划新区、生态绿化区和休闲活动场所。r
1、农业产业区根据现有农田划定,主要分粮田、烤烟、经济林木绿化等几个产业板块;畜牧产业以人工接精网点为中心,辐射多个生猪养殖户;r
2、居民生活区根据太平村现有居民住宅分布划定。住宅新区的规划在遵守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以各自然村为单位圈定,在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保护耕地、不占用良田和避免形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