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希望普及农村文化,新建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老年人活动场所,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卫生服务和科技普及水平。r
4、其它方面群众希望加强生态建设,搞好村庄绿化,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部分农户的居住条件还很简陋,无法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亟需进行改造加固和拆除重建。群众希望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平安村寨”,创造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r
二、规划依据r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村庄和集镇规划标准》、《云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施甸县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施甸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施甸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要点》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为规划依据。r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r
(一)基本原则r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太平村当前现状,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后发潜力,突出鲜明特色,借鉴外地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凸现建设重点,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方案,确保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规划统领太平村新农村建设。r
2、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共同参与”的思路,形成“县级统一领导、协调靠镇政府、组织在行政村、行动在自然村”的工作机制。在加强政府扶持、社会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尊重民意、凝聚民心、激活民智、集中民力,引导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的自我发展观念,形成政府和村民有效互动的工作格局。r
3、坚持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核心,夯实发展基础,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后续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注重培植增长潜力大、增效时间长、增收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形成独具村域特色的产业优势,促进农民不断增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注重提高村民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r
4、坚持统筹安排,分层推进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做到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分二个层面推进太平村新农村建设。即按照宏观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微观上从群众的生产生活细节抓起,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