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十分完整的体系。徽州宗族以家谱、祭祀、宗祠等多种方式维护着家族文化,并使之传承下去,在此基础之上出台一系列家法、族规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这些家法族规遵循孝道的原则,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儒家孝文化,推动了徽州孝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举例说明,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青年人应该多注意修养自己的品德,德育与智育并重,首先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做一个有德行有修为的人。另外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2。
f古徽州族规明确规定了若父母健在,儿女不得到远方游玩,以防家中老人有突发状况儿女不在身边,但徽州的独特的生存环境不允许儿女常年侍奉左右,徽商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所以徽商人会常常以书信报平安,并常回家看望父母。有的徽商则是商业稍有成就,便不再远游,侍奉于父母身边,以便弥补这种遗憾。制度层面的孝文化大多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孝道还是发自内心,自觉尽孝,徽州人民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非常好的。
123精神层面的孝文化
精神层面的孝文化包括徽州人民对孝道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折射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态观念等,是对徽州人民内心深处孝意识的写照。徽州地理闭塞,受外来迁移人员带来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儒风盛行,可以说儒学就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各个层面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深受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帮助父母尽心尽力地做事情就是孝顺。徽州多山林,耕地很少,人们多外出经商,所以这种孝顺就多了几分艰难,但是徽州徽商的动机大多也是“服贾以孝父母”,尽自己之所能去孝顺父母,也可见孝意识深入人心。徽州不仅仅男子尽心尽力尽孝,甚至连女子也是如此。有史料记载,歙县南呈村降有一个孝女村,唐朝时有一位母亲跟两个女儿去山上采桑葚,母亲被老虎所咬伤,两位女儿奋勇把母亲从虎口救出但是母亲身陷残疾,两女竟终身不嫁侍奉母亲,此等壮烈事迹更是可见徽州孝文化深入人心11。精神层面的徽州孝文化深深扎根并影响着徽州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徽州社会形成泛孝主义心态,扩大了孝文化的影响力。总之,诸多因素促进了徽州孝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了中华传统孝文化的典型标本。因此在现在这样一个孝道意识严重缺失的社会,加强对徽州孝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广泛传播徽州孝文化的精髓就具有更有迫切性,有着极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