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以图表信息分析,史料介绍为媒介,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26
f七、教学过程(一)、原子的构成引入:在《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提到几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是何意思?板书:原子的构成情景激活: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关于原子,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引课:本单元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原子内部构成。学生活动:思考1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2原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其内部结构是怎样的?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4.原子到底有多大教师活动:讲解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却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十九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汤姆生开始了对原子结构的想象。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展示核外电子1汤姆生的枣糕式原子模型2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试验模拟动画
设问: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53讨论回答板书:
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情景激活:电子的自由告白探究活动: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观看: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的模拟动画
36
f讲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结合模拟图)学生活动:原子结构示意图练习应用亲手尝试:根据氧原子的结构图画出结构示意图
探究活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⑴第一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___个电子。
2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___个电子。
⑶电子先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排满第___层,再排第___层。(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
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
合作与交流:1、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是什么?
2、化学反应中,它们怎样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3、归纳其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哪一部分?
对比归纳:原子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46
f学生活动:练习与应用课堂小结:1、原子的结构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原子结构示意图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5、原子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