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冲击。物种濒危和消亡为人类未来生存敲响了警钟,一些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全球性的抢救与保护行动纷纷实施。“原生态”一词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迅速普及。在环境科学里,原生态成为地球的“世外桃源”,成为人们梦境里的“香格里拉”,成为天然美、原始美、自然美的代名词,原生态象征着生物与物种多样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切原生态的都可以说是未受到任何污染,是自然的、绿色的、环保的。从而,原生态文化完全可以打上“绿色”的标志。三、原生态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排除在“原生态”旗帜下的各种利益诉求包括经济利益。面对这样一个话题关注、关心、质疑、讨论、争论都是好事都将对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人认为文化是自然发展的原生态物种应任其自生自灭根本没有保护的必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概遵循和追求适者生存的法则市场占有率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还有人认为原生态物种是乡村野调、下里巴人发展不成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和评价体系与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艺术家、科学家们在同一评价体系内相提并论有失公平。还有很多人认为很多原始艺术、手工艺、民间习俗、农耕游牧等虽属原生态,但他们的技术含量、艺术价值、生存意义都太原始、太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等等,都是缺乏理性认识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首先要对遗产进行价值判断,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或从那些方面去作价值判断。也就是说,那些方面值得进行价值判断,那些方面可以忽略不计,那些具有代表性,那些不具有代表性,这就是我们的所谓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我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应该选择三种主要的价值取向,一是审美价值,二是社会价值,三是学术价值。(一)审美价值判断的取向是解决美和丑的问题。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都是来自民间,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剪纸、绘画等艺术,有些遗产形式如农耕、建造等,虽然不是艺术,但传统的农耕、建造中也包含着艺术的审美因素,因此都具有审美价值,都需要进行审美价值的判断,认可和肯定那些激发和净化我们民族精神的美的艺术形式,否定和拚弃那些无益于我们民族精神的糟粕。(二)社会价值判断的取向,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问题;涉及这类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贡献问题;涉及这类文化遗产中风俗、习惯、宗教等因素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