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7911生产装置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791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仪表工负责。7913消火栓的管理,由消火栓所在单位负责。7914装置外生产系统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线的密封管理由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7915动力管网(一、二次水、循环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蒸汽管网)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单位至用户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密封管理由接受单位负责。7916公用管廊上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单位到接收单位的第一个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由送出单位负责。792管理措施792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792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职责明确,并组织定期检查。7923消漏、堵漏工作应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有2‰以下。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792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792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793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793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原轴、釜车的密封均属动密封。7932静密封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它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794密封点的检验详见《密封点检验操作手册》。
第10页共17页
f制度编号
版次
技术管理制度
710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7101责任人71011分公司应设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71012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技术学习和辅导,并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技术考核。71013锅炉工持证上岗,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持安全证上岗。7102内容71021分公司负责编制和上报锅炉、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