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方法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像考试一样紧张、愉快地学习,人人都能当堂完成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学习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下课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一)辅助环节:辅助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板书课题;②出示教学目标;③出示自学指导。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要学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再进行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也一般不范读,凡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交给学生在自学中去完成,那么教师为什么可以开门见山入题呢?因为上一节课的“堂堂人人清”和‘日日人人清”已经保证了上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巩固,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等教材上
f有的内容,学生自学时都可以看得懂,所以也就不需要教师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讲这些内容了,而要把最佳时间用于学生对本节新授内容的“自学”。教师板书课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传统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