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作者:蒙加继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115
一、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2“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3“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有一个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辅助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给了教师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灵活运用,上好新课程改革的课,教学生学,让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2)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4)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2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
1对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一词的理解。2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五、教学仪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PPT课件;鸡蛋和玻璃杯各一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每桌一对、绳子、滑板等。六、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2分钟)演示鸡蛋碰玻璃杯实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例如:鸡蛋给玻璃杯一个力的作用,玻璃杯也给鸡蛋一个力的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出示目标(1分钟)(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2)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3)能够区分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3自学指导(1分钟)根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