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
作者:王俊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8期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学术性、传承性、时代性、意识形态色彩等特征,这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内在特征有着一致性。时代又赋予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利条件,使其能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真正发挥其作用,须做到三点:敢于、积极回应重大社会现实与理论问题;增强学术性,培养学术拔尖人才;把校园文化传统融入思政教育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校园文化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21802
高校承担着培养青年的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的气质直接影响着这一重要任务的完成。因此,塑造积极向上、引领时代潮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人物。高校培养出的合格人才首先应具有与社会主义建设相一致的价值观,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特征
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了概念界定,本文认为,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师生文化活动为载体,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积淀的体现学校办学特点的,又在不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背景下反映时代风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这一概念出发,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学术性、传承性、时代性、意识形态色彩等特征。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这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类型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高校是培养人才、创新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工作的核心。这客观上要求高校具有与其它类型文化不同的学术性。学术性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
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由于大学在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方面所承担的特殊使命,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特点,这就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建立在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基础上。高校校园文化传承性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深刻的影响力。
第三,时代性。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也鲜明地体现出时代文化风貌,或追随或引领时代文化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互联网时代,校内外的信息交流呈现为常态化特征,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其时代性更为显著。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第四,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型过程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使得现代大学从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