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当前,相对于社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必须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保持一致。唯有如此,高校才能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机遇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作为重要职责,让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响亮。”这表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意识形态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内在本质特征就是意识形态教育主阵。而其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科研单位,也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也理所当然地与时代接轨。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影响广泛、深远等特点,这与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有着共同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神气质与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面临以下有利条件。第一,文化强国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作用。青年人才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唯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青年人才的聪明才智真正发挥出来,也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责任。第二,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作出回应。第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自觉意识增强。当前,国内重点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纷纷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他们对如何建设本学院提出了很多有创见的建议。在行动上,他们也积极延揽优秀人才,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三、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强校园文化建设话语权的路径选择
然而,在我国高校中,除了少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实力出众而在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突出作用以外,绝大多数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影响微弱。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须做到三点:
第一,敢于、积极回应重大社会现实与理论问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这就要求它对重大社会现实与理论问题作出回应。作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单位,对重大社会现实与理论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责任,也是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当今中国社会思潮多元化下,一些错误思潮,例如历史虚无主义会扭曲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得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转型中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这在青年学生身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