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自学“有关知识”和“城堡的画法”,和他们一起观看动画片,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他们参加“城堡设计大赛”。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分别用绘画和粘贴的方法,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合作完成作品,获奖的小组捧得了奖杯。在他们自学与合作的过程中,我一会儿是他们的“大朋友”,一会儿又变成了“好参谋”,最后还成了主持人,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了探险的紧张,讨论的激动,合作的融洽,以及获奖时的兴奋。以生为主、相互尊重,合作探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f转变三、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应强化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己看到现象,比较异同,找到联系,认识关系,总结规律,想出办法。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看、去想、去做,要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要把现成的知识和技法生硬地塞给他们,使他们机械地“照葫芦画瓢”,而是要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转变四、注重联系,学以致用,经常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才可实现。如绘画构图既可启发学生遵循法则、也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采用独特新颖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像《生活中的标志》一课,我就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构图,可以是任意形状,不要拘泥课本和老师的范画。同学们通过动手动脑设计制作出了多边形、锯齿形、星形、菱形、书本形等各种构图的标志,效果生动,趣味无穷。进行创作也一样,在引导学生理解命题的含义后,就启发他们灵活地处理各种选材、思考组织方式和表现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如:为学校各专业教室设计标志,用废弃的纸袋做表演道具,将有关“神六”的知识写入科技小报等等,类似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
f转变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早期的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选拔与甄别,为学生区分出优、良、中、差或给学生分等,评价方法和形式单一。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观念的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