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田静“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8月11日至15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和港、台地区以及韩、日、英等国的21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年会。这届年会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成立2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不仅与会代表人数多,而且提交论文数量多,范围广,质量高。会议共收到论文(含提要)175篇,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秦汉政治与制度;②秦汉学术与文化;③秦汉简牍与考古;④秦汉农业与科技。在大会开幕式上,第八届会长张荣芳先生在开幕词中特别指出:秦汉时期,西安地区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曾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灿烂的一页。20年前,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就诞生在西安这个历史与文化荟萃的古城。这次210位秦汉史学者重新回到西安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本身就具有隆重的纪念意义。第八届副会长周天游先生做了“纪念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的主题发言。一秦汉政治与制度是历来关注较多的课题之一,有23篇论文就秦汉时期的分封制、官吏的任命、迁选与休假制度,汉代官吏的职能、职别的区分和管辖权限,关于汉家“霸王道杂之”的界定,秦汉时期的丧葬与祭祀、昭穆制度、人物评价等进行了讨论。涉及到秦汉官制问题的论文有12篇。李开元《西汉王朝支配阶层及其主流社会的变迁》根据汉初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仕进出身统计数据,对军功受益阶层及其主流社会的变迁作整体考察。宋杰《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郡吏生活》探讨了其中的墓主职务与工作、房钱支付以及郡吏居住、休假制度等。岳庆平、邹水杰《西汉令长研究》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西汉令长的出身与迁转、去官或免官与起家、试守与兼摄等问题。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张家山汉简研究之一》探讨汉代地方官吏县吏的秩阶及其任命问题。田延峰《论汉代特进》指出汉代特进是汉代君臣权势格局调适的结果,反映了汉代官僚等级制的变化趋势。李炳泉《两汉农都尉考述》对两汉农都尉的设置时间、数量及其属官、属吏关系研究后认为:农都尉的设置时间在武帝元狩四年之后,最早设置的地区在“朔方以西至令居”一带。相关论文还有卜宪群《秦汉九卿源流及其性质问题》、汤其领《汉代“三公”制考略》、张鹤泉《东汉时代持节问题探讨》、沈刚《汉代廷尉考述》、陈文豪《论汉代能“治剧”者与剧郡、剧县》罗仕杰、《甲渠侯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