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看望全校师生并在学校主持召开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温家宝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说,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希望广大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做好一名老师,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温总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亲友的眼中也是天生就来的惯宝宝,要什么家长给什么,无忧无虑,几乎没有一点挫折感,而心理又异常的脆弱。一旦走进学校,家长的期盼,老师的要求,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竞争,无时不在对正在成长但又迷惘的孩子们是一种考验。如何在为他们输送知识、传道解惑的同时,又能在学生们遇到迷惘和困难时,给他们适当的引导,为他们解开精神或心理上的迷团。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即要当好一名教师,更要做好孩子们的“益友”,用温总理的话说就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学生成长创造自由活泼的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能力,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温总理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化知识和精神依傍。中学生处在身心发育期,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想摆脱父母,独立自主,但又缺乏主见,父母多数关心的是学习进步与否。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异性的交流等等迷惑,大多数学生不愿与父母交流,可作为老师,应主动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变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益友”,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把他们心灵上的疑惑、苦恼与老师这个“益友”进行倾诉,使他们有倾诉的地方,有诉苦的地方,不一定要你去解决什么,但,老师,你必须去听,使老师成为学生精神的依傍,不至于造成学生性格的缺失,甚至病态的发展。用总理的话说:“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为便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当你的角色是“益友”时,学生会增加对老师的信任,因为对老师可以不说的事,对“益r